[20180509 ‧ Bagan ‧ 佛塔之上]
歷時將近1/4世紀的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於宣布將緬甸蒲甘(Bagan)列為世界遺產了。蒲甘是我在緬甸非常喜歡的城市,雖然熱到快蒸發,但真懷念騎著小電動車在蒲甘平原閒晃,四處找佛塔的日子。
不管在哪個論壇查詢蒲甘的資料,最常見的關鍵字一定是「請問近期蒲甘有哪些佛塔可以攀爬」、「201X年X月蒲甘可爬佛塔」。打開maps me,這個離線地圖app可以讓使用者自由更新地標資訊,蒲甘地區佛塔的地標名稱讓人失笑。
名稱包括評論類的:
"Stupa(super?)easy to climb to see the sunrise!!!Very nice view"
(看日出,輕鬆爬,風景很棒。)
即時訊息類的:
"Temple with roof access March 2019-close May 2019"
(2019年3月還能上到塔頂---2019年5月已關閉)
"It's not locked, someone is guarding here"
(沒鎖但有人看守)
偷雞摸狗類的:
"Stairway filled bushes---they ask for Bagan ticket but tell them you forgot it"
(階梯被雜草淹沒---要求出示蒲甘區觀光門票,但就說你忘記帶就好)
相見恨晚類的:
"Closed forever"
(永久關閉)
---
為什麼這資訊這麼熱門呢?這要簡短講講蒲甘的觀光史。7世紀到13世紀的蒲甘王國,是是第一個統一緬甸的王國。大約從1044年阿奴律陀國王開始,蒲甘王國為了推廣佛教,開始在蒲甘大量興建佛塔,包括最為著名的瑞山陀佛塔(Shwesandaw Pagoda)都在此時興建。蒲甘王國統治統治期間,平原上據說累積興建超過3000座佛塔(也有一說是興建逾萬座,留下來的約3000座),有「手指之處,皆為佛塔」的美稱。
2011年,蒲甘佛塔正式對外開放觀光,2015年緬甸軍政府統治時期結束,觀光客就更多了。不知何時開始,攀登佛塔看日出、日落成為熱門活動,尤其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熱氣球季,在佛塔上看著熱氣球隨日出升起的畫面令人感動。觀景角度最好的瑞山陀佛塔,每天早上都有近百人攀爬,周邊小販門庭若市。
不過佛塔陡峭,照明不佳,這麼多人擠在狹小平台上也相當危險,瑞山陀佛塔在2016、2017年都發生旅客跌落事件,一人死亡。
2016年3月1日起,緬甸政府開始禁止遊客攀登幾個著名佛塔,2016年8月緬甸發生6.8级地震,很多佛塔遭破壞,我去年去蒲甘的時候,很多佛塔仍被鷹架團團包圍整修。
緬甸政府積極申請蒲甘成為世界遺產也是原因之一,畢竟攀登佛塔不免會破壞古蹟,有些千年佛塔也可能不耐重壓崩垮,後果不堪設想。2018年,蒲甘來到申請世界遺產的關頭,政府幾乎關閉所有大型佛塔的攀登動線,只留下少數結構安全的「官方許可」佛塔,讓旅客憑Bagan Ticket蒲甘區觀光門票(25,000 kyats/人,可用7天)登塔。
就像埃及金字塔周邊晃蕩手中鑰匙,號稱能帶你參觀「封閉秘密墓穴」的人們一樣,只要有禁令發布,就有帶人「突破禁令」的生意出現。蒲甘人很快就發現大量觀光客想爬佛塔卻不得其門而入的需求,所以每天天還沒亮或是傍晚,在通往佛塔主要聚集地舊蒲甘(Old Bagan)的幾個路口,就會有人對著遊客大喊「sunrise?」「sunset?」「climbing pagodas?」把想去的旅客集合妥當後,統一帶路前往沒有被封閉、景觀還不錯的小型佛塔,看完日出/日落後再逐一收取小費,或請你買他的畫。
蒲甘的沙畫與水彩畫都很出名,尤其當地有不少沙畫畫師。但賣出畫的機會低,利潤也低,於是腦筋動得快的畫師們就想出這套運用自身資訊上的優勢,帶遊客觀光兼賣畫的營生方式。
雖然這說穿了也是在鑽政策漏洞,但對遊客與畫師而言,是各取所需的生意。我覺得可怕的是有很多招攬生意的小販會在黑漆漆沒照明的沙土路上突然衝出來大喊「Sunrise? Sunrise?」這真的很恐怖,尤其蒲甘有時會颳起幾乎看不到眼前路的沙塵暴,若來不及煞停很可能會撞上他們。我在蒲甘的第一次摔車,就發生在第一天要去看日出的清晨,而且連人帶車摔出去之後,那個人還繼續在我後面殷殷詢問「Sunrise? Sunrise?」我趕緊把車牽起來就跑。
蒲甘(Bagan)列為世界遺產之後,相信政府會更嚴格地執行禁攀佛塔的規定。這種營生方式,不知道是會消亡,還是會再進化啊。